毕业论文
您现在的位置: 教会 >> 教会发展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解锁岳阳这6个地方,我再次深深get到了

来源:教会 时间:2023/9/29
对于很多外地人来说,岳阳楼、君山岛、洞庭湖、君山银针...这些都是岳阳的代名词。但其实,下面这些地方也是老岳阳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存在......岳阳教会学校遗址位于南湖新区湖滨黄沙湾景区,由美国牧师海维礼之妻海光中于光绪二十七年(年)创办,年5月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也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教会学校遗址。丨教堂老照片丨学生宿舍楼老照片小鬼上次去还是去年夏天,门口只有一个保安小哥哥,乍一看这个地方一点都不起眼。沿着小坡而上,眼前却别有洞天。茂密的参天大树中,错落有致的排列着几栋百年欧式建筑。坡上坡下,仿如两个世界,从党校的现代直接进入了百年前的“欧洲”,从中国走向世界,平凡走向神奇,亲身体验一回穿越。历史变更,岁月浸染,他终归沉寂。这一百多年的演变,无法用简单的文字阐述。站在这片遗址,曾经的故事变得鲜活,就连那缠着蜘蛛网的洗漱台、浴缸、书桌……都历经了沧桑。顺这些古树往里走,可以走到湖边,面对洞庭湖的波澜壮阔,听闻林间万鸟齐鸣,让人留连忘返。难怪有人称这里是“岳阳的后花园”!岳阳教会学校光绪年就在了[天啊]民国风满满!超适合拍照暑假约起来[哇][哇]#岳阳##国风#身处城市中心的“金鹗山”,是几代岳阳人的童年记忆。有多少人在这一方土地上,留下过自己的专属回忆?老岳阳人翻翻相册,总能看到一张在金鹗山公园的照片。难得周末休息天气好,不知道去哪玩,就来金鹗山吧~游乐园、动物园、飞机坪、脚踏船、文昌阁、金鹗书院、望岳亭、玉佛寺……可玩!可看!可学!可感!游乐园动物园飞机坪文昌阁金鹗书院找个时间,约三五好友,一起来金鹗山公园走走,回忆往昔的同时,还能发现新的美景。所谓小巷,就是用时间来造就联系;所谓社区,就是用文化来连接邻里。对于许多岳阳人来说,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就是在老社区度过的。那里熟悉的烟火气和亲切的人情味塑造了现在的城市人文。这个隐藏在市中心的老社区,需要走过好几个弯弯绕绕的小巷子,才可以找到。没有物业,没有保安,甚至连大门也没有,这个位于商业中心的老旧社区,忍受着“寒酸”也享受着繁华。金鹗公园就在家门口、后面临近美食街、南边有南湖广场、旁边是体育馆。出门遛弯,能顺路逛个街、吃点小吃、买买菜…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,就是这些细碎的生活日常,让人幸福感倍增,不禁感叹人间值得!你的内心深处,是否也有一个这样万能的“苗圃社区”?南津港早在唐代即已形成渡口,古巴陵的人头攒动少不了它的功劳,巴陵城的繁盛经济亦少不了它的助推。丨陶冷月先生年拍摄于岳阳南津港一带来源:张峥嵘《话城》唐张说、李白等人就曾从此过渡至对岸龟山一带游山观湖,唐宰相杨炎还专程至南岸龟山圣安寺拜访过法劫和尚。只是到宋代,此处才变成更为繁华热闹的街市。宋诗人王十朋游览岳州时,就曾从城陵矶入洞庭湖口,因“岳阳城下风波恶,过客舟船不容泊。”只好泊船于南津港这一天然避风港,“遥从湖口入南津,看尽湖山与城廓。”至明朝中时,南津港渡口变得更加繁华,“岸列市肆”。明朝后期,因战乱,古渡几乎成了废墟。到清代,南津港又恢复了繁华景象,茶楼、饭铺、烟花青楼应运而生。但南津古渡自设渡以来,一直未入官渡之列,只是由百姓自发组织的义渡。随着历史的远去,时代的发展,很多物质的东西都会消失,唯精神永存。南津古渡的义举一直被岳阳人盛传,当美丽宜人的南津古渡休闲广场建成,成为民众免费游玩的公园,那是今日岳阳将“义”字延续的最大佐证。以南津古渡为起点,将南湖周边景区串联起来。一路上经过南湖公园、博物馆、南湖广场、九孔桥、千亩湖、南湖渡口、圣安寺、龙山、青蛙乐园、理工南院……也算是没有辜负这千年义渡吧~从鱼巷子最初形成到现在,其演练的长卷,累积了岳阳建筑与商业,生活与习俗,湖与岸的深厚文化,它不仅仅是岳阳目前唯一幸存的青石古巷,也是全世界以生活形态命名的唯一历史古巷。走过几百年的傲立,鱼巷子无意中刻写了岳阳无法替代的水文化。书写了湖与岸、岸与人、人与鱼、鱼与巷、巷与湖的长篇大著。丨摄影:麦芒实习生沈立之活蹦乱跳的鲜鱼,波光泛动的麻石,讨价还价的买卖,陈旧破烂的古楼,组成了鱼巷子独特的风景,成了无可替代与更换的岳阳独特生活文化基石,并缔造了湖鲜美食的丰碑。丨摄影:麦芒实习生沈立之慈氏塔又名慈氏寺塔,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南路西侧宝塔巷。唐显庆三年()曾在此建有佛楼(世称“南屠”或“南楼”),后梁乾化四年()在南楼故址修有一座木质宝塔“一字关”塔,此即为慈氏塔的前身。可惜该塔毁于北宋熙宁年间的一场大火。现存古塔为南宋荆湖制置使孟珙(?~)于淳祐二年()所修。丨照片由岳阳市档案馆提供慈氏塔已有余年的历史,虽然经历了风雨雷电和战火的摧残,仍巍然屹立在洞庭湖中,它容下了人间千年沧桑,笑尽了天下一切可笑之事。每个人,不同的时期站在慈氏塔下,从不同的角度,抬头望顶,每次的感觉不同。当很多人远道而来,当很多人不断前来,寻古索迹,站在它身下,不同的人,看到的是不同的塔。#今日话题##你印象中对于岳阳最深的记忆的是什么?#记得来评论留言区聊聊鸭!丨本文由岳阳麦芒原创发布。部分文字素材来源:张峥嵘老师《话城》、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感谢原作者拍摄的珍贵影像资料。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zyzl/6029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